I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good!

Oxford

I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good.
經過18 小時的航程,11500公尺的高空,跨越了歐洲大陸,波羅的海,經過奧斯陸以及赫爾辛基後,倫敦就在眼前。九月的倫敦清晨冷的刺骨,就給我一記下馬威,從熱帶地區的熱情跟體溫幾乎就難以適應英國的懸殊溫差。希斯羅Heathrow機場六點鐘就擠滿了多數要準備唸書的留學生,印度人,中東人,南美人等等,無獨有偶,幾乎留學生們都是駝獸的裝備,筆記型電腦加大背包,另外再拖著兩大行李箱,這幾乎是所有入關學生的標準配備。
最麻煩的就是要經過冗長的等候 Medical test 醫療檢查才能通關,這項醫療檢查主要是針對熱帶地區與開發中國家的入關旅客規定,將近兩個小時後,我才完成瑣碎的醫療檢查,並且出關。希斯羅機場是一個相當國際化的機場,對外交通也格外方便,機場並有義工協助初次入境英國的留學生交通問題,穿著鮮黃色的T-Shirt,手上拿著黃色紙板寫著: Student.? Need Help? Please Ask Me! 相當引人矚目,我請了這位義工Rome 幫我找到通往牛津coach 接駁車,Rome 協助我買了車票,大約花費20英鎊的費用,約五十分鐘就到牛津城了。Rome 告訴我,針對海外留學生的機場義工服務是在九月份學校開學與一月份語言學校開學期間,幫助很多第一次來英國唸書的學生。這項服務相當貼心,更是打破我對英國人事不關己的刻板印象...
從機場獨自到牛津,有了Rome 先生的指點,ㄧ切都相當順利,對英國的第一印象,除了氣候稍差之外,英國人給我相當不錯的印象,接駁車和藹司機先生相當友善的幫我放置兩大箱行李,車上ㄧ位長住牛津的老婆婆,穿著紅藍綠相間的大紅外套,配上紅色長褲,戴上優雅紅綠藍相見的帽子,英國女士一派的作風,相當友善告訴我牛津的美好生活。
但天氣實在是冷,到了牛津市區的公車總站Gloucester Green,我冷的頻頻發抖,已經接近正午時間,但溫度卻只有12 度左右。與學生會小惇同學聯繫上後,我暫住在一位台灣學生St Hugh’s 學院的學生宿舍。這是一個相當純樸的學生宿舍,交誼廳有鋼琴,有24小時電腦使用,宿舍正門前是一塊綠色圓形草坪,格局雖然不大,但可以小而精緻。
St Hughs 學院據說牛津39各學院中,最沒有效率的行政單位,牛津大學的辦校模式是由各學院自籌經費,自行招攬學生,學院間自然有不同的風格跟不同的官僚習氣。學生們口傳經典的形容: 你這個人很St Hughs . 就代表這個人很懶散沒有效率。雖然我尚未能見識到自己的學院Templeton College 坦伯頓學院的風格,不過倒是很希望學生證拿到後,能深入參觀各學院的不同風格。最想要去的,還是哈利波特拍片的Christ Church 大廳場景。
St Hughs 位在Banburry Road 盡頭,往下走約一刻鐘的時間就進入到牛津市中心Central Oxford。簡單落腳之後,我就拿著地圖準備以雙腳徒步行走牛津城。下午三點鐘出發,短短的三個小時,我開始發現到牛津無窮的驚喜,一片磚瓦,ㄧ片石板,都述說著光榮的故事。牛津城的路標,靜靜的標在每條街的頭尾牆上,以沉穩石版展示街名……
我此刻的心情就如同真善美電影中的一段場景,Julian Andrews 茱莉安德魯斯再湖濱唱的一首歌:I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good. 初到牛津,我就被這裡的一草一木,古老建築與優雅的環境所吸引,ㄧ切是這麼的井然有序,路上相遇牛津人總是點頭微笑,雖然進入初秋,牛津城的顏色也慢慢的從絢麗變成沉著,但對我來說,是我生命空白畫布即將劃下美好ㄧ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