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價值

Taiwan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價值
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5_20/b3933011.htm
台灣科技產業重要性:
1. 全球第一大晶片封裝供應者,佔全球產值70%,89億美金。
2. 全球第一大筆記型電腦供應者,佔全球產值72%,220億美金
3. 全球第一大LCD面板供應者,佔全球產值68%,140 億美金
4. 全球第一大PDA供應者,佔全球產值79%,18 億美金
5. 全球第二大伺服器供應者,佔全球產值33%,18億美金
6. 全球第二大數位相機供應者,佔全球產值34%,20 億美金
台灣的經濟實力
GDP每人14300美元
對中國直接投資1000億美金
獲美國專利權數目5299
外匯存底2510 億美金
這篇文章可能是政府做國際外交的宣傳手法,不過我還是相當肯定台灣的人力資本實力,每一個人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還是可以在大時代中扮演重要的腳色。我很希望新一代的人,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發展的優勢,以台灣人民的個性,努力,樂觀跟創意,這是最最珍貴的人力資本。台灣加油!!
《商業週刊》:台灣是幕後全球經濟中心 轉載 中央社
最新一期的商業週刊(BusinessWeek)以「台灣為什麼重要?(Why Taiwan Matters?)」為封面故事報導,封面圖片是一條台灣高速公路,公路上畫滿象徵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晶片圖,副標題寫著「沒有台灣,全球經濟無法運作,因此,台灣與中國和平是如此重要」。指出目前全球經濟沒有台灣是無法運作的,只要走一趟台灣中山高速公路,就可以發現「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這裡有許多高科技廠和美國、中國密切相連,背後牽動全球龐大的經濟市場,所以台海和平十分緊要。
除了主題文章介紹台灣科技產業外,週刊也分別了登台灣產業界精英的臉譜,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等。此一專題,以經濟眼光出發,由商業週刊各地記者從台北、紐約、上海、北京以及美國加州連線報導,從全球的經濟脈動,看台灣身處的地位與重要性。
報導說,日本sony、美國蘋果電腦、荷蘭飛利浦等大廠,每年各花數十億美元,採購台灣製電腦、晶片、手機電話;美國微軟公司想爭食手機軟體市場大餅,目前非常積極和台灣伙伴公司合作;台灣手機製造商以自創BenQ品牌行銷全球....。
專題指出,只要走一趟台灣中山高速公路,連接台北附近的內湖園區、七十公里外的新竹科學園區,這就是「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這裡有無數的高科技公司,是美國數位科技的「發電廠」(powerhouse),是中國大陸的製造廠的神經中樞。
週刊記者說,台灣的成功,也是中國大陸的成功。 中國大陸最近以經濟和平崛起之姿,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商業週刊說,沒有人能夠確切知道中國出口的資訊、電訊產品,其中有多少是台商工廠所製造的,估計有四成到八成吧。目前大約有一百萬名台商在大陸居住與工作。大陸半導體產業能夠發展起來,也是出自台商之手。
報導說,從經濟產業發展,到政治局勢演變,台灣顯然有很多憂慮,但台灣人也展現高度彈性,如擅長產品創新發明,發展知識經濟等。
週刊引述一位台灣科技業者的話指出,就好像馬拉松長程競賽一樣,儘管一路上對手不斷挑戰,但台灣一直努力保持領先地位,台灣人願意付出一切,以維持這場競賽。
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