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2, 2005

亞洲人在英求生術


Shot Posted by Picasa
昨天倫敦再度傳出爆炸案後,警方今天全面緝兇,展現驚人的緝兇效率,不到24 小時,新聞報導一名形跡可疑的南亞男子因為神情匆忙,在大熱天裡卻穿著一件大外套,遇到警察神情警張,因而翻過欄杆進入地鐵站,並跑進一節列車,三名便衣警探則在後面緊緊追趕,結果該男子滑了半個跤,追上的警探隨即將他推倒在車廂地板,然後連開五槍射殺,男子當場死亡,但是目前還無法得知這名男子和昨天的連環爆炸案有無關聯,看得出來倫敦警察鐵腕強勢。

看完這則新聞以後,我的當下感覺是:
1. 只要你是南亞人,一律都已經被列入嫌疑犯,在公共場合看到警察,要面帶微笑,並且要放慢腳步,不要快跑,小心被擊成蜂窩狀….
2. 如果你因為發燒感冒而全身發冷,建議天熱還是不要穿外套,因為警察可能認為你身懷郵包炸彈。
3. 這名南亞男子搞不好腹痛想要大號,神色匆匆,正因為在找尋洗手間。
4. 這名南亞男子搞不好是因為家裡瓦斯忘了關掉,神情匆忙,快速奔跑想要回家關瓦斯
5. 這名男子搞不好並非南亞血統,只是因為上週末去海灘日光浴,回來皮膚曬成小麥膚色。
6. 這名男子搞不好就是個失聰耳聾的殘障,因為剛買了Nike的新跑步球鞋,想要試試彈性如何,所以快速奔跑,並且進行跨欄障礙賽測試球鞋性能,根本沒聽到警察伯伯在後面緊緊追趕…..

這個案子總之還是疑點重重,就短期效果來講,這名男子的死亡可能對倫敦人心惶惶的不安感有穩定的效果,但是仔細想想,這種辦案方式其實不可取,警察大可以瞄準非要害地方,只要達到阻止嫌疑犯逃跑即可,但是這起事件,這名嫌疑犯已經跌倒在地,警察進距離五槍致命,擺明了就是死無對證。
其實就統計學的理論來說,這警察已經犯了嚴重的型ㄧ錯誤Type I error: 當這名南亞男子還沒有確切證據被指認為炸彈客,警察認定他是炸彈客。這種型ㄧ錯誤在歐美以人權為主的法律制度底下,是法院跟律師都極力避免的錯誤,沒有證據,寧願錯放一人,也不願濫殺無辜。但是目前英國警察的態度基本上就是寧願殺錯,也不肯放過。活在倫敦,皮膚比較黝黑,又看起來容易警張的亞洲人,小心子彈就在你身邊….

Thursday, July 21, 2005

暑假不得閒: SCP


前一篇我提到了兩度深入毒窟倫敦,賣命的在做暑假作業---SCP(summer Consulting project)。這是牛津MBA ㄧ年制課程比較特殊的設計。
牛津MBA的三個學期Term都已經結束了,暑假期間,我們並沒有閑著,因為還有一個大作業要交,就是SCP:Summer Consulting Project。學校會幫學生找一些專案來做,學生們有些也利用原來雇主或者既有的Network,找一些案子來做。好的Project,由於公司知名度高,在加上有些公司是在海外,免費提供學生們吃住,如果案子做的好,還有獎金答謝,自然就競爭相當激烈,像是DeBeers 知名的礦物鑽石商、印度的Infosys、紐約的創投公司、聯合國的專案等,都是大家覬覦的專案,還有一些有雄心壯志想要創業的同學們,也把商業計劃書轉成SCP,利用牛津的知名度,還有倫敦生氣蓬勃的創投,融資管道,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創業夢想付諸實現。我倒是沒有想要跟著大家去競爭激烈的案子,留在英國,牛津,享受美好的夏日風情,其實也是蠻閑淡的。
我的Project 是一家韓國STIC 創投公司所贊助的案子,雇主給我們1800 磅的預算,讓我們把案子作好(行有餘力當然是要拿來吃喝玩樂的啦),這案子重點在: “英國Private Equity 私募基金的競爭力”,韓國STIC 希望我們透過大量訪問私募基金業者,還有透過學校專門對私募基金有深厚研究的教授指導,進一步建立跟英國私募基金Network 網絡的關係,移植Business Model 到韓國市場。

我在之前大約有簡單提過私募基金在英國的發展(有興趣者可以利用右側Wikipedia Dictionary 功能,鍵入Private Equity 進行深入了解,Economists Nov 25, 2004 也專題討論新資本主義的接班人: Private Equity),基本上由於歐洲的社會福利制度,還有歷史因素,一般中產階級對於投資理財並不是過度熱中,反正活到老,政府養到老,也沒有必要傷腦筋該如何理財,反倒是歐洲世襲權貴,名門大戶由於稅務上的考量,在理財規劃上反而是相當汲汲營營,因此歐洲有相當發達的私人銀行體系,私募基金合夥制度而非公司制度,也規避掉雙重扣稅的問題,所以很多高階富翁都是透過私募基金來做長期投資規劃。

這還是相當神秘的行業,所以我們透過Oxford 校友的網絡,找到了許多在倫敦已經發展頗具規模的私募基金接受我們的訪談,我們這個由日本,韓國跟台灣組成的考察團,就開始每週兩次到倫敦作實地調查…..

因為每次倫敦訪談回來,我總是累如攤屍,所以沒機會紀錄有趣的訪談經驗,但由於本人所秉持" 據事直書 ,不畏生死的史官精神",再如何勞心勞力,還是肩負紀錄歷史的大任,所以接下來的我是以倒敘法的方式,透過我有限的記憶力,回味幾次的倫敦Private Equity 出團經驗…..

不定時炸彈在倫敦


Bomb Posted by Picasa
倫敦兩次爆炸案,我都剛好到倫敦去做暑假的實習。
經過兩次,一共五起的爆炸事件,現在的倫敦像極了高掛看板的音樂劇”Les Miserable 悲慘世界”海報,生者跟死者都很悲慘。現在是英國的觀光旺季,各地人潮幾乎比平常多出一倍,炸彈消息傳出,地鐵跟火車全部停擺,大家行色匆匆,倫敦市民大概會要花上比平常一倍的時間,才能回到家,觀光客也是玩的意興闌珊,因為所有的博物館跟音樂活動也都取消,倫敦旅館七月六日當週的住房率下滑一成以上。

我跟三位同學在正午左右從牛津乘坐巴士前往倫敦,在快到倫敦外圍,巴士突然就開始改道,沿途停靠讓一些火車站出來的乘客上車,我們這才知道倫敦又發生爆炸事件。進入倫敦市區後,所有巴士/計程車/停靠站,擠滿人潮,消防隊跟警車刺耳的警笛穿梭大街,沒有正確的消息來源,一般街上路人盯著路旁小報攤聳動嚇人的新聞標題,更加深大家心理壓力…….

不過股市的反應就理性一些,倫敦金融時報Footsie指數在爆炸消息傳出時候,一度大跌50點,但是情緒性的賣壓很快的就被理性的買單抵消, 尾盤指數小漲六點作收,除了旅館觀光以及航空類股下跌,其餘類股都還是強勢撐盤。







死者已逝,生者則得好好愛惜生命,在孬種炸彈客還沒有揪出、種族宗教仇恨沒法化解的ㄧ天,每天就都當最後一天過吧,好好愛自己的家人跟朋友吧….